编码器的定义和解释
编码器(encoder)是将信号(如比特流)或数据进行编制、转换为可用以通讯、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、装置、或某个单元的元器件,部件,在某个系统里编码器也称之为某个小单元组件。
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,前者称为码盘,后者称为码尺;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;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;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,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,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;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,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,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。
一、编码器种类
根据编码器应用可分为盘式编码器、数值式编码器、感应式编码器三大类,按检测原理,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、磁式、感应式和电容式,根据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,可分为增量式、绝对式以及混合式三种。
1、增量式编码器
增量式编码器是直接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、B和Z相;A、B两组脉冲相位差90度,从而可方便的判断出旋转方向,而Z相为每转一个脉冲,用于基准点定位。它的优点是原理构造简单,机械平均寿命可在几万小时以上,抗干扰能力强,可靠性高,适合于长距离传输。其缺点是无法输出轴转动的绝对位置信息。
2、绝对式编码器
绝对式编码器是直接输出数字的传感器,在它的圆形码盘上沿径向有若干同心码盘,每条道上有透光和不透光的扇形区相间组成,相邻码道的扇区树木是双倍关系,码盘上的码道数是它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,在吗盘的一侧是光源,另一侧对应每一码道有一光敏元件,当吗盘处于不同位置时,各光敏元件根据受光照与否转换出相应的电平信号,形成二进制数。这种编码器的特点是不要计数器,在转轴的任意位置都可读书一个固定的与位置相对应的数字码。显然,吗道必须N条吗道。目前国内已有16位的绝对编码器产品。
3、混合式绝对编码器
混合式绝对编码器,它输出两组信息,一组信息用于检测磁极位置,带有绝对信息功能;另一组则完全同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信息。
二、编码器应用
1、角度测量
汽车驾驶模拟器,对方向盘旋转角度的测量选用光电编码器作为传感器。重力测量仪,采用光电编码器,把他的转轴与重力测量仪中补偿旋钮轴相连,扭转角度仪,利用编码器测量扭转角度变化,如扭转实验机、渔竿扭转钓性测试等。摆锤冲击实验机,利用编码器计算冲击是摆角变化。
2、长度测量
计米器,利用滚轮周长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距离,拉线位移传感器,利用收卷轮周长计量物体长度距离。
联轴直测,与驱动直线位移的动力装置的主轴联轴,通过输出脉冲数计量。
介质检测,在直齿条、转动链条的链轮、同步带轮等来传递直线位移信息。
3、速度测量
线速度,通过跟仪表连接,测量生产线的线速度。
角速度,通过编码器测量电机、转轴等的速度测量。
4、位置测量
机床方面,记忆机床各个坐标点的坐标位置,如钻床等。
自动化控制方面,控制在牧歌位置进行指定动作。如电梯、提升机等。
5、同步控制
通过角速度或线速度,对传动环节进行同步控制,以达到张力控制。
评论